一、基本情况
湖南省铝合金熔铸特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为独立的法人结构,由湖南金联星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南大学共同组建,金联星公司为依托单位,负责筹措中心建设所需的全部经费,中南大学为中心共建单位,负责指导中心建设后运行期间的科研指导和人员培训。中心的建设地点为湖南金联星特种材料科技园,已建成一栋13000多㎡的综合大楼,其中3000多㎡规划为研究中心。
目前,研究中心定员为80人左右,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硕士16人,博士4人,本科21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为20人,中级职称人员为16人,平均年龄38岁。管理人员3人。
研究中心设正副主任三人(一正两副)。研究中心主任: 陈建春,湖南金联星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副主任为:李慧中(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博士)和潘春旭(武汉大学材料物理博士)
研究中心主任职责为:1、主持本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制订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负责中心的人财物的统筹与管理,负责中心的具体建设工作;2、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工作任务与目标,并组织实施;3、全面负责中心内学术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国内外冶金铝锶合金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组织学术交流活动;4、组织本中心人员进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查与指导,提高项目申报的质量;5、掌握本中心科研工作现状,不断汇聚科研创新团队,增强科研实力;6、随时了解本中心的项目在研过程,参与项目中期评估、结题验收、鉴定和报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协调处理科研活动开展的相关事宜。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下设科研管理部、研发部、成果转化部、知识产权部、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
科研管理部: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状况确定中心研究方向后,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科研计划、进度并监督课题进展情况。同时承担对外服务工作。
研发部:按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的科研计划、进度负责实施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
知识产权部:负责技术的专利申请和管理,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及产品标准,企业的商标管理等。
成果转化部:负责技术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工作。项目成果的分享和利益分配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参与项目各方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以合同的方式进行约定。
营销部:营销企业的技术产品及物质产品。主动与科研管理部门沟通有价值的市场信息。
人力资源部:对中心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负责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的提交与实施。
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状况确定中心研究方向,审查项目立项,对立项课题的阶段性进展进行审核、考评与修正,对达到产业化应用的成熟技术进行投资决策。
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情况:已组建有专家指导委员,专家指导委员的成员都是各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对重大课题的立项进行论证,避免在无产业化前景的课题上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二、研究开发成果情况
目前公司与中南大学(共建单位)、武汉大学以及中科院金属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公司与武汉大学组建了“研究生培养基地”以及“产学研研究合作基地”;以及组建了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壮麒院士领衔的“岳阳市铝合金新型高效变质细化材料院士工作站”,公司的研究开发水平在行业内已处于领先地位。研究中心组建以来研发主要集中在高效、高洁净度铝合金变质细化材料方面、新型元素添加剂方面、新型铝熔体过滤净化材料、工艺及装备方面、以及高性能铝合金用特种耐火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研究中心组建以来公司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和3项目发明专利,并且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
已授权的专利:
1、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利用钛屑和铝在低温下合金化制造铝钛中间合金的方法,专利号:ZL201010543741.6
2、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利用锆屑和铝在低温下合金化制造铝锆中间合金的方法,专利号:ZL201010543765.1
3、发明专利名称:一种泡沫陶瓷铝熔体过滤管及制作方法和过滤装置,专利号:201010113641.X
4、发明专利名称:一种高洁净度铝钛硼合金细化剂的制造方法,专利号:ZL201010541740.8
5、实用新型名称:铝熔体过滤器,专利号:ZL201020118558.7
6、实用新型名称:复式结构泡沫陶瓷板构成的铝熔体过滤装置,专利号:ZL201020118807.2
7、实用新型名称:新型双级过滤装置,专利号:ZL201220640975.7
已申请的专利:
1、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利用钒铝合金和铝制造铝钒中间合金的方法,申请号:201210017035.7
2、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利用铬铝合金和铝制造铝铬中间合金的方法,申请号:201210016966.5
3、发明专利名称:一种两步加料法制备高质量Al-Ti-B中间合金细化剂的方法,申请号:2013100061782
4、发明专利名称:一种精确测量Al-Ti-B中间合金中TiB2颗粒尺寸分布的方法 ,申请号:2013100066112
5、发明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铝熔炼工业的新型耐火材料及准备方法 申请号:2013101230260
6、发明专利名称:一种高质量Al-Ti-B-Sr中间合金复合细化变质剂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1309376
三、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效益情况
在2010年实现高锶含量铝锶合金(20%-30%Sr)线材、20#锆添加剂、Al-Sc中间合金等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完成产值约2500万元(目标2000万);在2011年实现高清洁度铝钛硼合金(AlTi5B1)线材、高效快速铝锶变质剂及高铬含量铝铬中间合金(AlCr20)等产品的产业化,完成产值8000万元(目标3000万元);在2012年实现陶炭复合抗氧化石墨转子、铝合金在线除气及净化装备和一种不粘铝的铝熔液输送流槽及材料等产品的产业化,完成产值约3500万元(目标3500万)。同时公司的专利产品铝钛合金、铝锆合金、耐火材料以及陶瓷过滤板及铝熔体过滤器已全部形成产业化,目前累计产值高达8000万元。
四、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
由于公司与中南大学(共建单位)、武汉大学以及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与武汉大学组建了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中心组建以来公司每年从两所高校以及我国其它一些高等院校分别招聘金属材料技术、金属熔炼铸造及加工技和冶金物理化学技术等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目前我公司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员工比例40%,其中硕士10名;主要学术带头人增加了3人;中青年学术人才占企业研发技术管理人员的人数的75%以上。同时,武汉大学每年向公司派送3-5名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生到公司进行联合培养。
五、对外开放情况
公司与中南大学(共建单位)、武汉大学以及中科院金属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公司与武汉大学组建了“研究生培养基地”以及“产学研研究合作基地”;以及组建了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壮麒院士领衔的“岳阳市铝合金新型高效变质细化材料院士工作站”同时公司与山东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都有科研合作及技术交流。公司在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以及Procedia Engineering,等著名杂志上发表文章。同时公司与韩国SLM公司进行合作共同进行铝钛硼合金及铝锶合金卷材的研究开发。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公司参加了中国材料研讨会、湖北省第十一届热处理学术年会以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Material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并投递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