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欣欣等9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高校助力岳阳加快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案 》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创新发展。
1、聚焦协同攻关,强化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一是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2024年,市本级布局实施湖南理工、怡天化工“废催化剂中钯和铂高效回收技术开发”科技重大专项1项、长岭设备研究所“现代石化环保治理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等十大技术攻关计划10项、嘉盛德材料“芯片封装用环氧树脂改性与合成技术研究”等重点研发23项、湖南民院“湘贑边区科技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等重点研发成果转化专项6项,突出了产学研合作。争取“燃气涡轮与燃料电池一体化设计”“氢气高效分离增压设备与家用纯氢/掺氢燃烧器具开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和自由探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2025年成功争取省自科基金项目79个,高校占比分别为46.83%。二是推动高校重点平台建设。支持高校院所围绕优势学科布局建设或与企业联合共建科研平台,支持高校对现有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质,同时依托高校创新资源,建设科普基地,释放高校科普优势,开展科普工作。截止目前,全市高校累计建设湖南理工精细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电磁装备设计与制造等省市重点实验室13家(省级5家)、产学研战略联盟3个(省级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市级科普基地2家。
2、聚焦深度融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常态化开展“双高”对接和成果路演活动,先后与近30名院士专家团队、省内外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80项。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吸纳高校技术合同的成交额分别为487.2亿元、3.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47%、117.96%。依托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团队多年积累的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中南大学、岳阳市政府、航天一院及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合力组建湖南中创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空天装备新材料开发及构件流变制造”获首批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24年通过验收,“航天用超大型铝合金材料与构件制造产业化”项目获2024年湖南省示范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同推进高性能先进轻合金材料产业化。湖南理工学院与湖南石化、中科电气等563家本地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省级科研平台10个、校地合作平台12个、企业研发中心6个,近五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0余项,预计产生经济效益200余亿元。全力推动中部地区现代石化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推动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实体化运行,打造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岳阳行“双高”成果路演品牌,争取举办国、省创新创业大赛石化新材料专业赛。
3、聚焦要素整合,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一是建立与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推进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岳阳分市场和县市区工作站建设,加强引导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技术研发,探索“企业出题,高校科研院所解题,政府助题”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指导岳阳职教集团成立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建市现代石化行业产教联合体。强化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信息开放共享,专业技术转移团队建设,支持湖南理工建设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更好链接科研和市场,提高高校成果转化效率。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有效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动力。湖南理工制定实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促进了高校人才与产业合作,2024年登记认定技术合同1.91亿元,较上年增长38.4%。二是加强高校科技人才建设。积极对接省“芙蓉计划”、“三尖”创新人才工程,进一步培养、引进、使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先后推荐湖南理工万忠民等2人入选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湖南理工张晓红等4人入选“湖湘青年英才”。扎实做好外国专家来岳服务保障工作,联合高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2024年我市俄罗斯籍外国专家伊利亚•契什科夫获湖南省“潇湘友谊奖”并在颁奖仪式上代表外国专家作典型发言。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出台《岳阳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加大在岳高校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探索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企业科技特派员精准选派模式,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科技服务,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解决我市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2024-2025年我市选派的149名省市科技特派员中,高校选派51人(在岳高校12人),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政协委员建议,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科技进步法、湖南省科技进步条例和湖南省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文件精神等,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我市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合作工作。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