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岳阳市第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62号建议的回复

编稿时间: 2025-06-25 15:25 来源: 市科技局浏览量:1

  张中意代表,您好:

  您在岳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262号建议《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升级的建议》已收悉,十分感谢您对岳阳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提案中提出的促进企业技术升级的三点建议,结合我市科技工作实际情况及未来规划,现综合回复如下:

  近年来,市科技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1376”总体思路,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从强化政策精准供给、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来助力企业技术升级。

  一、强化政策精准供给,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一是落实研发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积极向省厅争取企业研发财政奖补最低补助额由20万元下调为1万元。2021-2024年全市640家企业获省财政研发奖补资金共16742.24万元。二是落实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支持130家高企享受高企税收优惠减免税额3.08亿元。优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将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补资金池由4000万元扩大至7000万元,为349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1.23亿元,同比增长13.5%。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990家、排名全省第4,科技型中小企业2249家、排名全省第3。三是争取和落实项目资金。积极对上争取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攻关升级。近三年全市企业、高校院所承担国家中央引导地方专项、省级十大技术攻关、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科技人才项目、企业研发财政奖补等488项,争取项目资金23795万元,全省排名第3。加快“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市级科技资源配置,2022-2024年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8815万元,大力推进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一是全力深化院士智力引进。充分利用院士专家智库资源,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以产学研合作方式,精准对接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全市已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30余名院士与我市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王基铭等7位院士,组建湖南省石化新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陈晓红院士组建湖南中南智能装备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官春云、邹学校、印遇龙、刘少军、刘仲华、单杨、柏连阳、吴义强等湖南八大院士,开展多项科技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局面。二是全力强化创新人才和团队培育。以项目方式育才。对接“芙蓉人才计划”“巴陵人才工程”,重点实施一系列科技人才工程项目,近年来,我市企业、高校院所中有51人获省“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支持。中创化工刘良会、中创空天周亮获湖湘青年英才项目,中创空天刘敬东获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组建了一批省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有省级中创空天“运载火箭结构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团队”,市级际华三五一七“特种橡胶制品研究人才团队”、国信军创“6906北斗导航抗干扰系统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三是支持高校专家到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湖南理工学院开展“博士进企业”活动近距离了解本地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中创空天以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团队世界一流技术为支撑组建公司,将院士团队自主开发的20余项国际先进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及构件制造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装备深度集成融合,打造了国内唯一的材料与构件一体化制造平台。

  三、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聚力突破技术瓶颈

  我局始终将产学研合作作为推动企业技术升级的核心路径。一是产学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累计组建科技口创新平台384个,围绕现代石化、食品加工、现代农业、工程机械等优势,全力建设技术创新类平台247个。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企业孵化器18个、众创空间18个、星创天地37个。建成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5个(省级2个)、创新联合体5个(省级1家)。中科电气联合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获批组建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我市国家级技术创新类平台零的突破,汨罗高新区联合中南大学成立有色金属工业新质生产技术创新实验室,推动有色金属循环综合利用。二是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加强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对接合作,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30余名院士与我市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王基铭等7位院士,组建湖南省石化新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陈晓红院士组建湖南中南智能装备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官春云、邹学校、印遇龙、刘少军、刘仲华、单杨、柏连阳、吴义强等湖南八大农业院士,开展多项科技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现代农业科技能力。三是产学研成果丰硕。中创空天联合中南大学攻克空天装备新材料开发及构件流变制造“卡脖子”技术,湖南理工学院与岳阳怡天化工共同承担的“废催化剂中钯和铂高效回收技术开发”获市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湘阴县建立全省首个县域离岸科创港暨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湘阴)中心,先后引进研发机构3个,孵化高新技术企业4家,落地科技项目7个。钠能时代作为中南大学成果转化平台,“千吨级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及配套钠离子电池”中试线成功完成调试,在全球范围内以芦苇为原料生产硬碳的钠电池技术首次在岳阳实现产业化,构建芦苇生物质原料一高性能硬碳负极一钠离子电池一储能系统产业链,达成合作意向投资机构8家、产业合作团队5家。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政策引导,持续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加快出台科技创新支持政策。通过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金融支持、支持企业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政策支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探索“院+校+企”协同模式。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跨领域创新联合体,聚焦空天装备、现代石化、新能源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生物制造、氢能与现代石化、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耦合协同发展,攻关核心技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引导企业仪器共享。积极宣传湖南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加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社会开放共享平台。切实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四是加强高校、企业资源对接。推动企业与湖南理工学院、中南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联合建立实验室等研发中心,高校专家到企业开展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高校学生到企业参与实习或实践活动。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与中创空天、中创化工、际华集团、长江航发等企业合作交流,探索行业会商机制,共同探讨破解技术难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会进一步加强对人大代表的工作联系,及时通报科技创新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感谢您对岳阳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收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