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2023首届中国·临湘浮标(钓具)文化节在临湘市白云湖畔开幕。钓鱼大赛、产品展销会、浮标制作技能大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论坛……本届浮标(钓具)文化节精彩纷呈,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浮标(钓具)公司、垂钓爱好者、嘉宾等参加,一睹“中国浮标之乡”风采,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临湘浮标(钓具)产业坚持创新与时俱进,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到现在融入高科技元素,历经千余年仍活力迸发,既是临湘市“万千百”工程七大优势产业链之一,湖南省特色产业集群,也是今年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的主阵地。
临湘素称“湘北门户”,是全国知名的“浮标之乡”。
技术底蕴强。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81年),临湘人刘璈被选调台湾兵备道,把芦苇浮标传到了台湾。1991年,刘璈后裔又把现代浮标制作技术从台湾带回临湘,合资开办临湘第一家浮标生产厂—“名昶”,开启了临湘浮标发展新纪元,浮标工艺发展到选材、切料、打眼、接头、脚棒、成型、粗磨、上下磨漆、烘干、绘彩等30多道工序。
产品涵盖广。从成型、上漆,到打磨、涂装等工序都用上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设备,浮标原材料从芦苇向纳米高分子材料、碳纤维材料等新型材料转型,开发了电子夜光标、电子智能标、重力感应变色标等系列高科技产品,系列台钓、海钓、智能、碳纤浮标达3000多种,产品占全国80%市场份额,形成了“材料供应、机械制造、浮标生产、油漆美工、包装印刷和电商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行业地位高。建立了浮标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指导和监督企业按标准生产。“临湘浮标”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家企业(全国共8家)参与全国轻工行业协会浮标行业标准编制,掌握了浮标行业话语权和标准权。累计获批各类专利520多项,黄金眼、名冠等八大浮标品牌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临湘市委书记王文华表示,将以本次节会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宣传临湘浮标公共品牌形象,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效能,推动临湘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