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按照岳阳楼区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岳阳楼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区工信局以联手帮扶、项目申报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一季度,全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2.4亿元,完成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50亿元,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4.3%,比目标值90%高了近4.3个百分点;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8.15亿元,占全区GDP比重为6.8%。
一、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考评指标体系中划分,该局有2项指标: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一季度,全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2.4亿元,园区完成50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4.3%(其中区本级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43亿元,园区完成5.66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8%)。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15亿元,占全区GDP比重为6.8%(其中区本级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占GDP比重为7.1%)。
区本级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不达标的原因分析如下:一是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不多,重点企业少。岳阳楼区工业以食品和饲料加工业为主,而重点企业中产值过10亿元的仅益海嘉里1家;二是企业较为分散,辖区存量土地不多,企业成长空间较小,没有形成省委、省政府认可的工业园区;三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仍不景气,该区工业经济还将呈现下行趋势,除了少数几个企业已经走出低谷,其他企业的增长仅仅体现在数字上;四是后续发展能力薄弱。该区现有规模工业企业集中在郭镇、梅溪两乡和城陵矶、奇家岭、吕仙亭三个办事处,由于区划调整,郭镇、奇家岭部份区域划入南湖风景区,城陵矶、梅溪乡部份区域划入临港新区,吕仙亭已纳入旧城改造范围。另外,楼区没有被省委、省政府认可的工业园区。
大楼区高新技术指标落后原因分析:一是因市政府近年实施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以及土地资源紧缺、区划调整等原因,先后有中科电器、湖南科伦药业、巴陵炉窑等一大批发展强劲的高新技术产品企业纷纷迁往或划至其他县、区,导致该区的高新技术增加值和GDP与其他县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此消彼长的态势(截至去年9月底,该区仅有16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经开区有135家,且今年新增企业数量有限,低于全市平均值)。二是大楼区包含楼区、经开区、南湖风景区。因南湖风景区按城市规划要求,要将区内现有工业企业分批强制迁出,至今该区没有1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高新增加值为零,但GDP数值不小,进一步影响了大楼区指标的完成。
二、所做的工作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岳阳楼区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由党委书记、局长葛静湖为组长、副局长刘秋波为副组长,李明、陈航中、屈鹏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济运行股,由李明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于3月30日专门召开了小康工作部署会。
2.主动对接、做好衔接汇报。积极与市经委、市科技局和区统计局以及临港、经开、南湖等兄弟区的沟通衔接,掌握整个大楼区的规模工业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严格按照小康办工作要求,及时报送各项工作报表和文字材料。
3.积极引导、鼓励创新技改。截至4月,该区为天河环保申报了省“百项重点新产品推进计划”项目,为新一步科技申报了省“百项重点新产品推进计划”项目,为新泰和农业、鼎创科技等企业申报了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4.切实服务、全力帮扶企业。通过开展“联手帮扶”行动和派驻特派员,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人才交流会,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和培训讲座,以开拓企业视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推荐企业参加中小企业信贷洽谈会,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协调处理企业周边环境问题,使得企业能安心经营、放手发展。
5、挖掘潜力、培育新增长点。经过去年的摸底调查并积极引导企业申报,今年年初新增建强混凝土、金鹰纸业等2家规模工业企业,新增中顺化工、九鼎农牧、三湘化工等5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这些企业成为了该区新的增长点。
三、下阶段的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强引导扶持。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创建品牌;组织企业参加展会,以开拓视野,引导企业“走出去”;组织企业中层以上骨干参加省、市开展的培训讲座,提升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陪同联通、移动、电信下企业对接,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2.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积极为适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中央、省、市各类项目,为企业争取发展资金;组织企业参加人才招聘会、银企洽谈会,解决企业用人和资金困难;充分发挥联手帮扶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切实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
3.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一是进一步加强与单位之间的工作联系。保持与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区小康办的密切联系,有关情况实时沟通和汇报;加强与区统计局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新区、南湖风景区的工作对接,实时掌握大楼区的规模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进一步加强与规模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沟通,做好规模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实施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同时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规模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未入园的规模工业入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