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编稿时间: 2022-02-17 13:24 来源: 湖南日报浏览量: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

全省科技战线将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积极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制高点,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科技力量。

提升三大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一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增强重大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探索建立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依托我省优势学科,建设3个左右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以需求为牵引,在种业、计算、材料、北斗应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应用数学、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加强基础理论、技术原理研究和前沿方向探索。

二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聚焦“3+3+2”产业集群建设和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梳理“卡脖子”技术、“杀手锏”技术、“反遏制”技术、颠覆性技术清单,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湖南模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三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体系,加快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机制,进一步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全链条,加速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以创业孵化带动成果转化;加快军民科技融合,协同推进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全面推行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金融支持。

强化三大支撑,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是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三区两山两中心”建设,创建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标国家实验室,培育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在先进计算、生命健康领域谋划建设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加快建设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谋划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支撑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优化重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推进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形成新型实验室体系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

二是引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实施“三尖”(顶尖、拔尖、荷尖)人才计划,重点支持战略科学家,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发掘培育“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构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工作试点,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绩效评价制度;推动人才政策省市协同,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措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三是增量提质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企业“十百千万”培育工程,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出台精准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对“双一流”高校的支持力度,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依托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建设一批机制灵活、协同高效的新型研发机构。

落实三大举措,完善科技创新要素保障

一是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出台《湖南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科研经费管理、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评价、科技人才评价等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大力落细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等普惠政策。

二是抓科技创新投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施“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完善研发财政奖补政策,确保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完善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股权投资、风险补偿、后补助等支持方式,加强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上市、信贷融资等全链条金融服务,完善多元化、社会化的创新投入体系。

三是抓创新生态优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创新文化,加强科研诚信管理,促进学风作风持续转变,加强科技伦理审查,努力确保科技向善;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两型”产品政府采购、首台(套)首批首版应用奖补等政策引导激励,促进创新生态、制造生态、应用生态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

打印】【收藏】【关闭